当前位置:释海见 > 经书

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光明与智慧的象征

2周前 (06-27)经书
四月初八,是一个充满宗教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我们纪念了释迦牟尼佛的诞生,也纪念了他成道的伟大时刻,释迦牟尼佛(Buddha)是佛教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和慈悲精神至今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佛陀的敬意,也通过庆祝活动来传承佛教文化。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与成道释迦牟......

我与佛教经典,一场心灵的对话

2周前 (06-26)经书
翻开任何一本佛教经典,都会给人以深刻的智慧和心灵的震撼,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信众,更是在阅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与整个宇宙对话,这一过程,既是一次精神的探索,也是一次心灵的净化。阅读的动机佛教经典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这智慧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源于真实体验的顿悟,我之......

菩萨与仙家,佛教艺术中的位置之辩

2周前 (06-26)经书
在佛教艺术的长河中,菩萨与仙家始终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们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菩萨,作为佛教中的救世主,象征着慈悲与智慧;仙家,则代表着超凡脱俗的境界,在艺术创作中,菩萨与仙家的位置摆放往往引发人们的深思,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菩萨与仙家的位置又如何体现?这...

庄重神秘的虚空藏菩萨,佛教文化中的永恒象征

2周前 (06-26)经书
在佛教的浩瀚历史长河中,虚空藏菩萨(BodhisattvaoftheUniverse,虚空藏菩萨)以其庄重神秘的形象和深邃的教义,成为佛教文化中最为引人入胜的象征之一,这位菩萨不仅象征着佛教的无上正法,更代表着人类精神世界的终极追求——觉悟与超越,她的形象以其独特的庄严与神秘,成为无数人心中......

菩萨有两个孩子,一个佛性,一个缘性

2周前 (06-26)经书
在佛教的教义中,菩萨是觉悟的佛子,是佛的化身,肩负着救度众生的重任,关于菩萨的成像,却有一个有趣的说法:菩萨有两个孩子,一个叫佛性,一个叫缘性,这个说法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佛法智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佛性是菩萨的核心特质,佛性,即佛的本性,是觉悟的象征,菩萨在成佛的道路上,需要通过修行,将佛.....

如来也可,农民的修行之路

2周前 (06-26)经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来是佛教中的至高无上佛祖,象征着智慧、慈悲和普度众生的无上境界,这个形象往往与高僧、高道联系在一起,让人联想到修行者对众生的慈悲和智慧,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我们的农民群体,就会发现他们同样具有如来般的特质,他们以朴实无华的劳动为生,以真诚待人、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正是这种平凡中的非凡...

被佛教人士批评,一场精神的自我觉醒

2周前 (06-26)经书
在现代社会中,佛教作为一种古老而深奥的宗教,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不仅是人们追求精神升华的精神寄托,也面临着来自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压力,一些佛教人士甚至被自己信仰的宗教所批评,这种批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佛教界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的断裂与冲突,这种自我批评与自我革新,实际上是一场精神的自我觉醒,是佛教...

为什么送高智商的儿子进了佛门

2周前 (06-26)经书
在当今社会,教育竞争激烈,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超凡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智商成为了家长们追逐的目标,随着孩子智力的不断提升,他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和压力,一些高智商的孩子选择进入佛门,这不仅让人感到好奇,也引发了关于教育本质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本文将探讨为...

佛教石窟与纪念银币,文化与经济的交融

2周前 (06-26)经书
佛教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这些石窟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艺术家们发挥创造力的殿堂,在这些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艺术的精妙绝伦,以及不同文化交融的印记,随着石窟的保护工作逐渐深入,如何在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纪念银币的出现,恰如其分...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从身口意三业的修行智慧

2周前 (06-26)经书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是佛教经典中的瑰宝,蕴含着深邃的智慧,此经以菩萨行的五十缘为题,详细阐述了身口意三业的修行方法,强调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顿悟,通过深入研究此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修行智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佛法,提升自我。身业:从外在形象到内在修养身业是菩萨行五十缘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