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释海见
> 慈悲
以智慧与慈悲为众生说佛法,引导之道
1个月前 (09-10)助印
佛法如浩瀚明灯,照亮众生解脱之路,然弘法非知识灌输,而是心与心的共鸣,佛陀四十九年说法,观机逗教、应病与药,方使三乘教法各得其所,当代弘法者更需深谙"观根器、契因缘、善巧说"的智慧,方能令佛法甘露润泽现代人心。发心澄明:弘法的精神根基《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弘法动机......
文殊菩萨右手持莲,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解析
1个月前 (09-06)助印
在中国佛教艺术中,文殊菩萨的形象总是令人过目难忘——左手高举智慧之剑,右手却持一朵清净莲花,这看似简单的法器组合,实则蕴含着大乘佛教最深邃的哲学思考,智慧之剑斩断无明烦恼的意象广为人知,但右手所持的莲花却往往被忽视,这朵莲花与智慧之剑同等重要,它代表着文殊菩萨"悲智双运"的完整教义,是佛教最高智慧的...
忿佛教,愤怒与佛教修行的辩证关系,忿怒与慈悲,佛教修行中的情绪辩证与转化之道
2个月前 (08-20)助印
愤怒与佛教的悖论佛教常被视为一种倡导平和与慈悲的宗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众生的关爱,愤怒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情绪,在佛教教义中却占据了一个复杂而辩证的位置。"忿怒佛教"(AngryBuddhism)这一概念,乍看之下似乎与佛教的核心教义相矛盾,但实际上,愤怒在佛教修行中并非被完全否定,而是被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