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释海见 > 助印 > 正文内容
助印经书

念念思归,一声佛号中的净土修行

3小时前助印7

暮色四合,钟声悠悠,佛号在寺院中轻轻响起,如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过心田,那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召唤,让漂泊的心蓦然生起一种归家的渴望,此岸黄昏,尘世喧嚣,多少灵魂在迷途中踟蹰,在轮回的漩涡中挣扎,而佛号声声,正是那穿越生死迷途的归舟,载着众生驶向彼岸的故乡。

“思归”二字,在净土法门中,蕴含着深刻的双重意蕴,其一,是“厌离娑婆”,娑婆世界,佛经中喻为“堪忍”,众生于此忍受着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苦的煎熬,如《法华经》所叹:“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并非消极的厌世,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清醒洞察,是对轮回之苦的深刻体认,其二,是“欣求极乐”,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开示“二种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正是这“厌离”与“欣求”的交织,构成了“思归”最深沉、最迫切的动力,如同游子对故园热土的魂牵梦萦。

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正是这“思归”之心最直接、最有力的表达与承载。“南无”是梵语,意为皈依、归命,是全身心的交付与托付;“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的圣号,象征无量光、无量寿的无尽慈悲与愿力,当行者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时,这简单的六个字,便是一次完整的皈依仪式,一次对极乐故乡的深情呼唤与确认,声声佛号,如游子思乡的叹息,如赤子归家的啼唤,是心灵朝向净土坐标的虔诚导航。

佛号不仅承载着“思归”的愿力,其本身更是“思归”最殊胜的舟筏,净土法门强调“持名念佛”的简易与直捷,当行者摄心一处,专注持念“南无阿弥陀佛”时,万缘渐息,妄念渐消,这声声佛号,如同清泉,洗涤着心灵的尘垢;如同甘露,滋养着菩提的善根,在专注的持念中,行者与弥陀的慈悲愿海相应,内心自然生起安稳、清净与法喜,古德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念念相续的佛号,正是浊世中一条澄澈的归家之路,引导着漂泊的心灵穿越无明暗夜,趋向光明彼岸。

更深一层观照,“思归佛号”的终极指向,是回归我们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开示:“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正是我们心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之光;“无量寿”,正是我们法身本有的真常之性,声声呼唤“阿弥陀佛”,念念思归极乐净土,其最深密义,正是唤醒我们沉睡的自性佛,当行者念到“一心不乱”,念到“能所双亡”,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境地时,那声声佛号所唤起的,正是自性弥陀的全体显露,是心土不二的究竟证悟,归家已毕,故乡即在当下,如玄奘大师所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言:“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现在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令心不乱”的加持,正是自性光明在弥陀大愿催化下的朗然现前。

一声佛号,念念思归,它是对娑婆苦海的厌离,是对极乐莲邦的欣慕,是穿越生死迷航的舟楫,更是唤醒自性弥陀的密匙,在喧嚣的尘世中,当佛号响起,此岸的黄昏便透出彼岸的晨光熹微。

那声声呼唤,是灵魂深处对永恒的乡愁,是漂泊者认取归途的密码——它最终指向的,是心性中那从未失去的故乡明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助印经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ihaijian.com/zhuyin/1683.html

“念念思归,一声佛号中的净土修行” 的相关文章

助印经书,幸福共享

助印经书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事业。经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哲学、宗教和文学知识,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历经岁月风雨,许多珍贵的经书面临着被遗忘和破坏的风险。助印经书不仅是一种方式,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保存,而且也是一种共同传承,让我们...

畅行造福:助印经书功德永流传

佛教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承载着千年智慧与启迪感悟的精髓,助力佛教教义传播普及。助印经书,既是传承佛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佛教文化繁荣与发展的重要一环。一、助印经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助印经书是为了推动佛教教义的传播,让佛法普及于世。佛经教义合乎天理,弘扬善念,引导人们远离烦恼痛苦,追求内心的平...

弘法寺:为世界传递智慧之光

佛教是一门悠久而充满智慧的宗教,被视为人类心灵上的指南针。弘法寺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庄严的佛教寺庙之一,承载着传递智慧之光的伟大使命。本文将带您穿越时间,探索这座寺庙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对世界的意义。历史背景:千年的智慧沉淀弘法寺建于公元5世纪,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寺庙依山傍水,庄严肃穆,堪称佛教禅...

弘法寺:修行者的智慧宝库

弘法寺位于中国武当山脚下,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作为一座灵修圣地,弘法寺秉承着“弘扬佛法,造福众生”的宗旨,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修行者前来寻求智慧与宁静。寺内不仅珍藏着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更是汇聚了修行者们的智慧宝库。历史与传承弘法寺建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自建立以来,寺庙经受了无数次的战乱和灾难...

探秘《大悲咒》背后的神秘力量

佛教经典中广为人知的《大悲咒》,是佛教经典之一,也是弥勒菩萨口传给地藏王菩萨的咒语。它起源于古印度,到了中国后作为一种护身符而流传至今。《大悲咒》以其神秘而又动人的力量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佛教理论与背后意义《大悲咒》所包含的佛教理论与背后的意义令人深思。佛教认为,所有的人都有智慧与慈悲的本性。通过诵念...

藏经阁:探寻千年智慧,印制经书之旅

藏经阁,作为古代佛教文化的宝库,承载了千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结晶。在这座宏伟的建筑中,收藏着数以万计的经书,囊括了佛教、儒教、道教等各大宗教的核心经典。这些经书所蕴含的智慧和思想触动着世代的心灵,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制经书:历史悠久的艺术传承印制经书,是一门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