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释海见 > 助印 > 正文内容
助印经书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对比查看自己的情况

1年前 (2024-06-14)助印515

当佛陀把树给孤独的花园时,为什么命运不同?佛陀告诉阿难:都是因为前世的不同意图,比如: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世爱发脾气,此生长相丑陋。33..前世贪婪吝啬,今生贫穷。4..前世礼敬三宝,此生高官显要。5..前世自豪轻视人,今生出身便宜。6..前世恭敬人,今生身材高大。7..前世轻视正法,此生身材短小。8..此生凶狠不...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对比查看自己的情况

当佛陀把树给孤独的花园时,为什么阿难的命运不同?佛陀告诉阿难:都是因为前世的不同意图,比如:

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
2.前世爱发脾气,此生长相丑陋。
3.前世贪婪吝啬,今生贫穷。
4.前世礼敬三宝,此生高官显要。
5.前世自豪轻视人,今生出身便宜。
6.前世恭敬人,今生身材高大。
7.前世轻视正法,今生身材短小。
8.这辈子凶狠不认错,前世是羊。
9.此生红眼睛,前世吝啬火光明。
10.这一生的眼睛小如麻雀,前世缝鹰鸟眼。
11.此生哑吧,前世诽谤正法。
12.此生失聪,前世不喜欢听正法。
13.这辈子缺牙,前世爱啃骨肉。
14.这辈子鼻塞,前世烧不好香供佛。
15.兔唇,前世爱钓鱼。
16.此生皮肤黑,前世佛像安置在屋檐下的烟熏处。
17.这辈子手脚残疾,前世看到老师不愿意站起来致敬。
18.此生驼背,前世衣衫薄弱,背对佛像。
19.这辈子脖子短,前世看到尊长缩头走避。
20.此生有心痛病,前世砍刺众生身体。
21.这一生常干咳,前世冬天给人冰冷的食物。
22.这辈子没有孩子,前世杀雏鸟。
23.此生多子多孙,前世爱救生。
24.此生长寿,前世慈心不杀生。
25.这辈子短命,前世好杀生。
26.这辈子大富,前世好施舍。
27.这辈子聪明,前世爱念经求学。
28.这一生愚蠢,前世是畜生。
29.这辈子不耐烦,前世是猴子。
30.今生有恶病,前世破坏三宝。
31.此生手脚不随,前世捆绑众生手脚。
32.此生个性狠毒,前世是蛇蝎。
33.此生身相端正,前世持戒。
34.今生六根不完整,前世破戒。
35.这辈子不爱干净,前世是猪。
36.这辈子喜欢歌舞,前世是歌伎。
37.这辈子多贪心,前世是狗。
38.这辈子颈部长瘤,前世独食。
39.这一生常有口臭,前世爱恶骂人。
40.此生舌短,前世暗中骂尊长。
41.喜淫别人的女人,死亡的鹅鸭。
42.喜淫九族家庭,死亡的鸟类。
43.吝啬经书,隐藏智慧不教别人,死于土木中虫。
44.喜欢骑马射箭,死后转荒地。

  45.爱好打猎杀生,死亡豺狼。
  46.喜欢穿彩色的衣服,死作斑驳鸟。

47.喜欢学人的语气,死成鹦鹉。
48.喜欢宣传别人的坏事,死去的蟒蛇。
49.蛮横恼害他人,死作懊恼虫。
50.喜欢传播恶作剧信息,死作小鸟。
51.经常诅咒别人遭殃,死作野狐。
52.喜欢吓人,死作鹿虫。
53.前世控制人粮,此生啄木虫。
54.盗用僧水,来世作水中的鱼龟。
55.污染众僧地,来世作屏虫。
56.盗僧果实,来世作食土虫。
57.前世偷僧物,今世作牛驴。
58.向僧人强贷,来世做白鸽。
59.虐待众僧,来世作牛身上虫。
60.吃众僧菜,来世作野菜虫。
61.用僧杂物,来世作飞虫。
62.浓妆艳抹,吸烟入寺,来世作丑嘴鸟。
63.这对夫妇住在寺庙里,来世作青头台虫。
64.坐在宝塔里,来世是骆驼。
65.穿鞋入寺,来世作虾蟾。
66.听经时乱说话,来世百舌鸟。
67.污僧尼净行,死亡铁窟炼狱,百万刀轮,斩断身体。佛陀告诉阿难,去寺庙有两种心,一种善良,另一种恶心
68.如果你去寺庙,拜佛敬僧,请问经义,受戒忏悔,供养三宝,不惜生命,保护大法,就是最好的善人。
69.如果你去寺庙,只向公众要东西,强迫借钱,或者找僧侣缺失,故意破坏仇恨,或者吃僧侣,没有羞愧,甚至把寺庙蛋糕和水果菜肴,未经授权带回家,这些人死于铁丸炼狱、锅汤、炉炭、刀山、剑树等炼狱,是最坏的。

佛又说:
70.此生抢劫剥人衣服,死亡冰霜炼狱,罪终生为蚕。
71.不喜欢点灯照亮佛经佛像,死在黑暗中炼狱。
72.此生残杀斩众生,死亡剑山剑树炼狱。
73.此生爱好打猎杀生,死掉铁锯炼狱。
74.此生行为调皮,死于铜柱铁床炼狱。
75.此生多妻室,死亡堕铁磨炼狱。
76.此生多丈夫,死堕毒蛇炼狱。
77.此生烤串雏鸡,死亡灰河炼狱。
78.这一生杀猪鸡,死掉锅汤炼狱。
79.此生禁闭虐猪狗,死亡尖石炼狱。
80.此生常喝醉,死亡饮铜炼狱。
81.此生斩断众生,死亡堕铁轮炼狱。
82.此生偷僧果实,死堕铁丸炼狱。
83.此生食猪狗肠肉,死亡粪便炼狱。
84.这一生卖生鱼,死堕铁犁炼狱。
85.此生后妈虐待前母子女,死亡列车炼狱。
86.这辈子挑拨是非,死掉铁犁炼狱。
87.此生恶口骂人,死亡退化拔舌炼狱。
88.这辈子爱撒谎,死掉铁针炼狱。
89.这一生杀生祭邪神,死堕铁堆炼狱。
90.此生为地理风水师、殡葬业、算命师,欺骗多收财物,死于铁铜炼狱。无限恶鸟啄肉筋骨,受苦无限。
91.这一生,巫婆欺骗他人财产,死于肉山炼狱。
92.这辈子做巫婆坑人可以上天取魂神救人,死亡斩腰炼狱。
93.这一生,巫婆教人杀米其大神,降祸于众生或地面,死亡斩身炼狱,铁马啄其眼。
94.在这一生中,作为一名医生,病治不好,骗病家财产,死堕针烧炼狱,全身火烤。
95.此生破塔破寺,侮辱僧尼,不孝父母,死于阿鼻大地狱。经过八大炼狱和一百三十六小炼狱,他们只能遭受一到五次灾难才能出来。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好的知识教导,他们很快就会陷入炼狱。

佛曰:
96.身材高大,污浊,爱发脾气不知理,前世是骆驼。
97.爱走路,不怕险不能满足胃口,前世是马。
98.人脚不怕寒热,记忆力差,前世为牛。
99.自以为是,大声不愧,是非不分,前世为驴。
100.贪吃肉的行为大胆,前世是狮子。
101.身高大眼,在野外游泳,恨妻子,前世为虎。
102.为人毛长眼小,喜欢换住所,前世为鸟。
103.性格不确定,喜欢杀害虫,前世是野狐。
104.勇敢健康,欲望少,不爱妻子,前世为狼。
105.人们不喜欢衣服,喜欢抓住机会捕捉奸淫违法事件,小时候眼神凶狠易怒,前世是狗。
106.性格好淫,爱说黄色笑话,前世是鹦鹉。
107.人们喜欢在大众中说话,爱说话烦人,爱说话烦人。
108.人矮好淫,见包心迷,常换女伴,前世为雀。
109.红眼短齿,说话吐口水,睡相缠身,前世为蛇。
110.人不辨是非,说话口气愤怒,前世是木中的甲虫。
111.爱独处贪吃,晚上睡眠少,前世是狸。
112.为人爱盗窃,贪财记怨,不分亲疏,前世为鼠。
113.为人破塔破寺,隐藏三宝自用,死于阿鼻大地狱,罪后转生为畜生,如鸽雀、鸳鸯、鹦鹉、青雀、鱼龟、弥猴、鲢鹿等。如果你得到自己的人,你就会出生在阴阳人。
114.人们喜欢发脾气,死亡毒蛇,狮子虎狼,熊狸鹰野鸡,如果人身,喜欢养鸡,作为屠夫猎手或狱卒。愚蠢,困惑的真相,死亡像猪牛羊,水牛跳蚤虱子,蚊子和蚂蚁,如果人身,聋,盲,哑,身体不完整,驼背,不能接受佛教。
115.为人骄傲轻视人,死堕粪虫,驼驴狗马,若生为人,受奴仆身,贫穷乞丐,为人轻贱。
116.做官借势,贪取民物,死亡肉山炼狱,百千万鬼,割食其肉。
117.这辈子喜欢强迫别人站立不休息,死亡白象,只能站立,只能站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助印经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ihaijian.com/zhuyin/596.html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对比查看自己的情况” 的相关文章

解读经书,探寻人生智慧

经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在这个快节奏、物质至上的世界,我们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解读经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智慧,也能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指引和启示。经书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经书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重要读物,通过阅读经书,他们能够修身养性、培养品格、明辨是非。经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智慧...

拓印经书,成就佛缘,功德加持,福满人间

佛缘即是一种缘分,是指我们与佛教之间的联系和感应。拓印经书是一项传统而崇高的功德行为,不仅能够传承佛教智慧,也能为自己和他人积累福报。拓印经书不仅是一种佛缘的体现,更是一种佛缘的延续。拓印经书,怀帝人心 拓印经书,是将经文用特定的工艺方法将其复制于纸上,作为佛学学习、修持和传播的工具。拓印经书因其...

功在千秋:助印经书,永流传

中国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功不可没。由于纸张的日益普及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助印经书成为了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环节。助印经书不仅保护了书籍的传承,更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智慧灿烂瑰丽的文化瑰宝。古代版式带来的美感与整齐 助印经书较之于手抄,最大的优势在于整齐的版式和精致的美感。古代版式经...

印经书如何助你找到内心的宁静

印经书作为古代智慧的珍贵遗产,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内心沉淀的重要工具。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印经书的研习与修行,探索真理,超越尘世的烦恼,让内心得到宁静与安宁。印经书对内心的静心作用当我们翻阅印有经文的书页,目光凝视着其中的文字,心灵不禁沉静下来。印经书中蕴含着千年智慧和修行者的心血,其文字所传达的深...

印经书,窥探智慧之海

印经书作为佛教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类智慧积累的重要参考。通过研究印经书,我们可以窥探到智慧之海的宝藏,深入了解佛教思想以及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第一部分:印经书的历史渊源印经书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当时,佛教的传播需要大量的书写和翻译工作,印经书应运而生。在东亚地区...

首选之道:助印经书的绝佳去处

作为一位传统修行者,寻找一个安静祥和之地,能够专心地助印经书,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地方既能够帮助我们营造平静的内心,也能够有效提升我们修行的品质。而在众多选择中,有一个绝佳去处低调而珍贵:古老的寺庙。寺庙: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寺庙作为古老而神圣的场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它们通常隐藏在人迹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