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座下的妖王,论收服背后的权力交易
当如来佛光普照狮驼岭,金翅大鹏雕、青狮精、白象精在佛光中伏地称臣,三界皆颂佛法无边,然而祥云散去,大鹏金翅雕的眼中却掠过一丝讥诮——那并非屈服,倒似一场精心策划的终局。
三妖王在狮驼岭的“恶”,并非天生嗜血,实为生存的挣扎,青狮精曾为文殊菩萨坐骑,白象精亦曾侍奉普贤菩萨,大鹏更是如来名义上的“娘舅”,他们皆曾身处佛门核心,却最终选择逃离,文殊菩萨座下青狮精,当年因文殊菩萨被乌鸡国王浸水三日,便得令下界为妖,祸乱乌鸡国,此等“恶行”,岂非佛门意志的延伸?大鹏雕吞食狮驼国一城生灵,如此滔天罪孽,如来却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原来佛光普照之下,竟也需以血食供奉这凶禽,妖魔的暴虐,竟成了佛门默许甚至暗中鼓励的秩序一部分。
如来亲临狮驼岭的“收服”大典,与其说是降魔,不如说是一场精心排演的权力交接,大鹏雕在佛光中昂首质问:“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如来竟以“四大部洲瞻仰众生”为名,许诺以“祭汝口”的供奉,这哪里是降伏?分明是谈判桌上敲定的利益分配!青狮、白象被文殊、普贤轻描淡写收回座下,大鹏则被如来“封”在头顶金光之上——看似束缚,实为供奉,那佛光祥云,不过是遮掩这场交易的华丽幕布。
三妖王最终“皈依”佛门,表面是放下屠刀,实则完成了从体制外“匪”到体制内“官”的华丽转身,青狮、白象重归菩萨莲台,大鹏立于如来头顶金光——昔日妖王,今日竟成佛门护法神祇,此等“皈依”,何尝不是一种招安?正如人间招安的匪寇,佛门亦需这些“恶”的化身维持三界的“秩序”,妖魔的凶名,成了佛门震慑宵小的无形法器;而佛门的金光,则为妖魔的过往暴行披上了合法外衣,佛与魔,在权力结构的顶端,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生。
狮驼岭的皈依,不过是三界权力棋局中精心布下的一子,当青狮、白象驮着菩萨,大鹏立于佛顶,他们眼中可还有半分被“收服”的驯顺?青狮精在文殊座下,是否偶尔忆起狮驼岭称王的呼啸?大鹏立于佛光之中,俯瞰芸芸众生,心中盘算的,恐怕仍是下一场“祭汝口”的供奉何时到来,佛光普照的灵山脚下,狮驼岭的累累白骨,在月光下泛着无声的磷光。
这“收服”的真相,是佛门以秩序之名,将妖魔的破坏力纳入掌控,化为己用,三妖王以皈依换得金身正果,佛门则借妖魔凶名巩固威权——所谓佛法无边,有时不过是权力无边,狮驼岭的皈依,最终成了三界秩序中一道幽暗的裂痕:当佛光需要以血食供奉,当护法神祇由食人妖魔蜕变而来,那莲台之上的庄严,究竟渡了谁,又困住了谁?
大鹏金翅雕立于佛顶金光之中,偶尔梳理一下如来所赐的华美金羽,眼神掠过下方虔诚叩拜的众生,一丝难以察觉的讥诮在喙边稍纵即逝,青狮与白象驮着菩萨缓缓行过,三双眼睛在云霭间短暂交汇——那目光深处,哪里是佛前坐骑的温顺?分明是狮驼岭上,三尊妖王睥睨群山的孤高与了然。
佛光煌煌,终难照彻所有幽微角落;莲台圣洁,其下暗影却始终在无声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