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释海见 > 助印 > 正文内容
助印经书

不断烦恼的涅槃者

2小时前助印7

当“躺平”成为一些年轻人应对生活重压的无奈姿态,当“佛系”被曲解为对一切漠然处之的消极态度,当“涅槃”在流行语汇中几乎等同于“彻底解脱”或“撒手不管”时,我们是否曾想过,在佛教深邃的智慧海洋中,却存在一种截然不同的涅槃境界?《大般涅槃经》中那位“住大般泥洹菩萨”的形象,如一道穿透迷雾的强光,照彻了我们对解脱的误解——他安住于究竟涅槃的澄明境界,却并非高蹈远引,而是怀着无上悲心,毅然转身,重新踏入这纷扰喧嚣的娑婆世界,这尊菩萨的存在,正是对“躺平”与“佛系”最深刻的反诘,亦是对“涅槃”真义最有力的揭示。

“住大般泥洹菩萨”之名,其意蕴深广,直指核心。“大般泥洹”即“大般涅槃”,乃佛陀所证悟的究竟圆满、不生不灭的终极境界,而“住”之一字,尤为关键——它意味着菩萨并非仅仅证得此境,而是如如不动地安住其中,心体澄澈,如如不动,菩萨的“住”绝非沉溺于寂灭之乐,其最震撼人心之处,在于他虽已证得无上菩提,却因深广无涯的大悲心,主动选择“不取涅槃”,甘愿留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这绝非能力不足,而是源于一种超越个体解脱的、对一切众生疾苦感同身受的深切悲悯,正如《大般涅槃经》所昭示:“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能建大义。”此“大义”,正是为救度无量众生而甘愿永劫轮回的宏深誓愿。

这种“住涅槃而不取涅槃”的菩萨行持,与追求个人解脱的小乘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小乘圣者如阿罗汉,其修行目标直指“灰身灭智,不受后有”,一旦证得涅槃,便如薪尽火灭,个体生命形态彻底终结,不再受轮回之苦,此解脱路径,诚然清净高洁,然其视野终究囿于“自了”的范畴,而“住大般泥洹菩萨”所践行的,则是大乘菩萨道那“留惑润生”的壮阔情怀,所谓“留惑”,并非菩萨尚有真实无明烦恼,而是为度化众生之方便,示现与凡夫相似的形态,保留一分细微的“润生无明”,以此作为与众生建立联系、施以救度的悲智桥梁,此乃菩萨“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的甚深境界——智慧上已彻底超越生死幻相,而大悲之心却使其永不滞留在涅槃的寂静港湾。

“住大般泥洹菩萨”所彰显的“无住涅槃”,正是大乘佛教般若智慧与慈悲精神完美交融的巅峰体现,此“无住”,绝非心无所寄的飘忽,而是指心既不执着于生死轮回的虚妄境界,亦不贪恋涅槃的寂静安乐,于一切法得大自在。《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箴言,正是此境界的绝妙注脚,菩萨的涅槃,是“动”与“静”的圆融统一:其心体如如不动,安住于寂灭涅槃的实相;而其大悲愿力却如泉涌不息,恒常驱动着救度众生的伟大事业,这恰似维摩诘居士所示现的“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在纷繁复杂的尘世生活中,在应对种种俗务烦恼之际,其心却恒常安住于涅槃的澄明与自在,此等境界,方为“火中生莲”的不可思议妙行。

“住大般泥洹菩萨”的巍巍形象,对于深陷“躺平”与“佛系”迷思的现代心灵,不啻为一剂醒脑的醍醐,当“躺平”成为一种对现实压力的消极退避,当“佛系”被误解为对责任与价值的全然放弃,菩萨那“住涅槃而广行六度”的壮举,为我们指明了超越困境的智慧方向,真正的“佛系”,绝非麻木不仁的冷漠,而是如菩萨般,在洞悉世事如幻本质后,依然能以极大的热情与担当,积极投入利益众生的事业,其心不动如大地,其行却广利如春风,这启示我们,面对生活的重压与时代的喧嚣,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逃避或麻木,而是源于内心那份如如不动的澄明觉性,以及由此生发的、源源不断的利他行动,在职场中精进耕耘,在家庭中尽责付出,在社会中勇于担当,这每一份脚踏实地的努力,皆可成为“不住涅槃”的菩萨行持在现代社会的生动演绎。

菩萨“留惑润生”的深意,更在于揭示了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之间那不可思议的转化玄机,烦恼炽盛处,正是菩萨悲心最切、智慧光芒最盛之地,这并非鼓励沉溺烦恼,而是教导我们以觉照之心直面烦恼,将其转化为觉悟的资粮,如同淤泥滋养莲花,尘世的种种困境与挑战,恰恰是淬炼心性、增长悲智的最佳道场,当我们在工作中遭遇瓶颈,在人际关系中经历摩擦,若能以觉性观照,以智慧化解,以慈悲包容,那么每一个当下,都成为趋向“无住涅槃”的修行阶梯,烦恼的淤泥,终将绽放觉悟的莲花。

住大般泥洹菩萨,这位“不断烦恼的涅槃者”,其存在本身便是对生命意义最恢弘的诠释,他安住于不生不灭的终极实相,却以无尽的悲愿,化身千万,深入生死的每一个角落,他向我们昭示:最高的智慧,并非遗世独立的孤峰;最深的慈悲,恰在滚滚红尘的践行之中。

当我们在尘世中跋涉,感到疲惫或迷茫时,不妨忆念这位菩萨——他并非远在云端,其精神早已融入无数在平凡中坚守、在奉献中超越的身影:那些在战火中守护生命的医者,在讲台上点燃心灯的老师,在实验室里探索未知的学者……他们皆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住涅槃而行世间”的菩萨精神。

愿我们皆能领悟此“无住涅槃”的真谛,在纷繁的世间,做一名“不断烦恼的涅槃者”——心住澄明,行利众生,于火宅中栽种清凉莲华,在尘劳里成就无上菩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助印经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ihaijian.com/zhuyin/1745.html

“不断烦恼的涅槃者” 的相关文章

印经加持,成就悟道人生

印经是佛教传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仪式,通过手工用木刻或金属器具复制和印刷佛经。印经的过程不仅是一种修行,更是将佛法传承下去的方式之一。印经技艺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佛教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体现着佛教学说的经文,更是一种对人心的磨砺。经书加持:接通心与佛性的桥梁 经书加持是佛教中的一种特殊法事...

《大悲咒》:唤醒你沉睡的灵魂

《大悲咒》是佛教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悠扬动人的旋律、神圣庄严的歌词以及深层的哲学内涵,令人陶醉其中。这首咒经是大乘佛教中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佛教教派通用的修持文本。它不仅寄托了信仰者的虔诚心愿,更有震慑和净化众生的力量。悠久历史:《大悲咒》的源起《大悲咒》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印度。相传佛...

藏经阁:探寻千年智慧,印制经书之旅

藏经阁,作为古代佛教文化的宝库,承载了千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结晶。在这座宏伟的建筑中,收藏着数以万计的经书,囊括了佛教、儒教、道教等各大宗教的核心经典。这些经书所蕴含的智慧和思想触动着世代的心灵,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制经书:历史悠久的艺术传承印制经书,是一门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艺术形式...

一站式印经书服务,助力您的信仰之旅

信仰是人们一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每个信仰者而言,印经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寻找适合自己信仰的经书并进行印刷是一项繁琐的任务。为了帮助每一位信仰者轻松获得所需的经书,我们提供一站式印经书服务,旨在为您的信仰之旅提供全面支持。专业的经书选择与定制我们拥有丰富的经书资源,包括各个宗教的经典著作和经...

巡礼寻宝:古籍馆藏,助印经书之旅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古籍馆作为保护和传承古籍的中心,被视为一个宝藏的殿堂。寻访古籍馆不仅可以品味千年文明之美,还可以帮助印刷经书,推动古籍文化的传播。古籍馆的意义与功能古籍馆不仅是古籍的守护者,也是推动古籍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它们收藏了大量的古籍文献,涵盖了...

正规寺院帮助印刷经书,传承智慧之光

正规寺院是佛教传承和弘扬佛法的重要场所,为人类传递智慧之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规寺院是修行者学习禅定和般若智慧的地方,也是宣扬正法、融和心灵的场所。寺院既是释怀心灵的驿站,也是弘扬佛教文化的使者。印刷经书的重要意义经书是佛教智慧的集结体,是佛法传承的重要载体。印刷经书通过文字和图像,记录了佛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