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释海见
> 第6页
东晋净土宗祖师慧远,庐山精神领袖与佛教思想奠基者
1周前 (09-08)助印
慧远的生平与求法历程慧远(334-416),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东晋时期著名高僧,他生于成帝咸和九年,自幼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对儒家经典和道家思想均有深厚造诣,不同于当时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风气,慧远对世俗荣华毫无眷恋,最终选择剃度出家,踏上修行之路。师从道安,奠定佛学基础慧......
佛教经典,智慧修行与永恒解脱的圣典指南
1周前 (09-08)助印
浩瀚如海的佛教典籍虽有三藏十二部之分,其内在却遵循着严谨的传承体系,通过对千余部经典的归纳分析,可发现其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与普世性智慧。序分(缘起)——时空坐标中的神圣对话每部经典的序分犹如精心设置的时空胶囊,如《楞严经》开篇记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不仅精确到年月(波......
就算是进了佛学院
1周前 (09-08)助印
"就算是进了佛学院......"这句常被用来调侃或自嘲的话,折射出大众对佛学院的诸多误解,许多人将佛学院想象成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邦,仿佛踏入那道门槛就能远离尘世烦恼、顿悟人生真谛,然而现实中的佛学院,既是一个修行圣地,更是一个需要直面挑战的学修道场。在中国佛教教育体系中,诸如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
传统与现代的共鸣,30厘米佛教木鱼在当代修行中的角色
1周前 (09-08)助印
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木鱼的起源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汉传佛教发展史,其形制演变融合了印度佛教传统与中国本土智慧,目前学界存在两种主流观点:印度法器本土化说《释氏要览》记载,木鱼原型可能源自印度佛教的"犍稚"(梵文Ghanta),这种青铜制法器主要用于僧团集众,随着佛教东传,为适应中原......
论佛教戒律中的衣钵受持与修行之道,以比丘齐限受家衣施为中心
1周前 (09-08)助印
戒律源流与精神内核佛教戒律(梵语Vinaya)作为佛陀为僧团制定的行为规范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清净和合的修行共同体,据《四分律》记载,佛陀在成道后十二年间仅以"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等偈颂教导弟子,后因僧团发展需要,方次第制戒,这种渐进式的戒律形成过程,体现了佛教戒律"随犯随制"的智慧特征.....
学佛者为何劝诫我不要找男朋友?
1周前 (09-08)助印
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婚恋关系常被视为人生必经的里程碑,主流价值观将"找到理想伴侣"与幸福人生划上等号,然而当我向佛学修习者请教这一命题时,却获得截然不同的建议——他们不仅劝诫我暂缓寻觅伴侣,更引导我审视情感需求背后的心理机制,这种反主流认知的智慧,实则根植于佛教深邃的缘起观与心性学说,本文将从佛法视角...
车内菩萨摆件,移动的心灵庇护与文化传承载体
1周前 (09-08)助印
在当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中,汽车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演变为"第三生活空间",据《2023中国汽车文化白皮书》显示,87%的车主会在车内进行除驾驶外的其他活动,其中62%会将车辆个性化装饰,在这方移动的私人空间里,菩萨摆件以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心灵抚慰功能,成为连接传统信仰与现代生活的精神纽带,这些静默的守护...
地藏菩萨拍卖,信仰、商业与伦理的边界之争
2周前 (09-07)助印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宗教艺术品正经历着从神圣空间向商业场域的范式转移,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载体,地藏菩萨造像近年频频现身国际拍卖市场:201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尊15世纪明代铜鎏金地藏菩萨坐像以2378万港元成交,创下汉传佛教单体造像的单价纪录;2022年纽约佳士得秋拍,元代《地藏十王图...
北京2021年佛学院居士招生条件全面解析
2周前 (09-07)助印
北京佛学院办学概况北京佛学院是中国佛教协会直属的高等佛教教育机构,创立于1956年,具有深厚的办学传统,学院现设有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教育体系,师资团队由海内外知名佛学专家、高僧大德组成,居士教育项目作为学院特色办学板块,采用"解行并重"的教学理念,既注重佛学理论传授,更强调实修指导,帮助在家信.....
高清如来佛图片素材免费下载,领略佛教文化与艺术之美
2周前 (09-07)助印
如来佛的哲学意蕴"如来"一词源自梵语"Tathāgata",意为"如实道来者",这一称谓蕴含着佛教的核心教义,它不仅指代证悟真理的觉者,更象征着"诸法实相"的终极真理,在佛教经典中,所有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包括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十方诸佛,皆可尊称为"如来",这体现了佛教"佛佛道同.....